欢迎您来到敦化市政府网站

2017-04-28 14:13   来源 : 财政局
打印 | 字号: |
0

敦化市人民政府 关于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6年11月24日在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白汝奎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敦化市2017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7年预算草案

 

  (一)财政收支面临的形势

 

  综合分析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支运行的各种因素,2017年财政收入增长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财政支出压力加大,收支矛盾仍然存在。

 

  1.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趋缓

 

  综合分析我市2017年的收入形势:塔东铁矿能否启动生产、房地产行业能否走出低迷、木制品加工业能否解决全面禁伐带来的原材料供给影响等因素,都将对财政收入增长产生不确定影响。“营改增”全面实施、支持“小微企业”等结构性减税政策产生持续性的减收影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普遍性降费政策,会进一步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收费等非税收入。同时,我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仍处于调整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多数尚在培育之中,还未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力。总体上看,财政收入增长点不多,增长因素不明确。

 

  2.财政支出保障压力增大

 

  一是落实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乡镇补贴、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政策使我市基本支出大幅增加;二是为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均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三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助力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资金需求量大。因此,财政支出压力大,收支矛盾突出。

 

  3.财政改革任务依然繁重

 

  继续认真落实各项财税体制改革措施,仍将是2017年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工作任务艰巨。全市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履行职责,按照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具体办法,认真落实各项改革措施,继续合力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及总体安排

 

  2017年我市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结合我市实际,在过去两年已经打好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政府预算管理制度,做到完整、规范、透明、高效。加强财政收入综合管理,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和效益。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民生持续改善、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总体安排是:根据《预算法》及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等要求,收入预算编制要实事求是,应收尽收,将所有政府收入全部列入预算,支出预算编制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

 

  2017年全市财政收支指标拟安排如下:

 

  公共财政预算全口径收入239,194万元,比上年预计完成数增加16,688万元,增长7.5%,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9,346万元,比上年预计完成数增加7,588万元,增长5%,返还性收入11,332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69,14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22,73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计362,557万元。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0,346万元,可比口径增长11.1%,上解上级支出12,211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计362,557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500万元,支出7,50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二、2017年重点工作

 

  (一)突出财政保障范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发挥财政保障的主导作用。优先保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和社会安全稳定的公共服务,落实中央和省各项涉及民生的投入政策,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

 

  在资金保障顺序上,坚持厉行节约、有保有压。按照“保基本、保民生、保运转、保稳定、保重点、保发展”的资金保障顺序安排资金。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健全相关经费的管理办法,完善厉行节约的制度体系;从严从紧编制2017年“三公”经费等支出预算,对出国经费实行总量控制、严格审批,停止购置市级部门一般公务用车;停止新建、扩建政府性楼堂馆所,对市级节庆、论坛、展会活动经费严格审批、合理压缩,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健全专项资金的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优化结构、突出统筹、保障重点的原则,调整优化专项资金使用。

 

  在竞争性领域,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吸取成功经验,合理确定政府和市场的职能边界,减少和避免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财政资金直接投入,强化市场主体理念;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逐步将政府应承担的公共服务等事项,按照市场机制原则,交给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提高服务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财政投入方式,增加对股权投资等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的支持,减少对单个企业、具体项目的支持,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突出财政管理的前瞻性和效益性

 

  在2016年基础上,继续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处理好滚动预算与年度预算的关系,引导各部门做好将事业发展规划与年度预算相衔接的工作,改变各部门对预算追加的依赖性观念,强化预算严肃性;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考核体系,结合预算执行进度、控制“三公”经费等情况,提升预算管理效能;探索财政综合数据信息共享,加大财政综合管理统筹力度。

 

  夯实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依法加强财政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加强对存量资金的消化、统筹和整合,完善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规范暂存款、暂付款管理,加强国库资金管理,切实减少资金沉淀;规范资产处置、出租、出借和收益管理,加大资金资产统筹使用力度;严格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规范预算单位用款行为;各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借债务或提供担保。

 

  (三)突出预算制度的约束性和规范性

 

  建立健全全方位、多角度、动态化的财政资金监管体系。在做好政府采购、财政监督、信息公开等工作的基础上,将预算评审、绩效评价等多种监督管理手段逐步推行开来。

 

  突出预算绩效管理的重点方向。推进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提升绩效监督作用,加强对大额专项资金的绩效跟踪和绩效评价,并与大额专项资金的下年度预算安排和资金规模的动态调整挂钩。扩大市级预算绩效管理试点范围,逐年扩面,直至实现所有部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创新投资评审和政府采购管理机制。探索财政评审及部门自评相结合,扩大评审范围,提高评审效率。加强采购价格监管,加大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力度,提升政府采购服务质量。深化国库管理改革,全面提高公务卡结算比例,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

 

  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检查。与纪检、审计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涉及民生、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及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预算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并密切关注各部门查处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规范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严肃财经纪律,坚决惩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

 

  各位代表,2017年全市财政工作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下,坚定信心,深化改革,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版权所有:敦化市人民政府网 ICP备案序号:吉ICP备11003835号 网站标识码:2224030001

联系电话:0433-6222121吉公网安备 222403020001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