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落实服务企业十项举措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科室、综合分局,队(所):
为深入贯彻全省服务企业大会精神,推动省厅提出的服务企业十条措施尽快落地见效,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助力绿色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省、州上级部门决策部署,以服务企业发展为根本,以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为切入点,持续发扬“店小二”精神,全力打造“服务型”市场监管队伍,切实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努力为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工作目标
全面细化服务企业十项措施,确保省厅各项政策在基层落地落实,与基层业务工作开展同频共振、精准对接。以创新管理方式、规范行政行为、改进工作作风为重点,自觉强化服务意识,打造“办事不求人、办事不找人”的政务服务环境,让群众更加满意,让企业更加便利。通过细化落实十项举措,真正在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和各类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上出真招、见实效,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和竞争力,切实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三、工作措施
(一)实现企业开办全免费
落实国务院“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要求,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开办环节由6个压减到1个、申请材料减少40%,开办时间由11天减少至1天,在做到一网通办、一日办结基础上,年内完成企业开办全免费任务。
责任部门:行政审批办公室
责任领导:姚志俊
(二)放宽市场主体登记条件
一是要放宽企业名称登记要求。宣传、贯彻好国务院新修订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登记机关不再对企业名称是否与其他企业的名称近似做审查判断,由申请人作出承诺后自主选择使用。二是要放宽住所登记限制。《吉林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出台后,允许在集中登记地注册企业,仅需提交告知承诺书,不再审查住所使用证明。在此之前,可以探索对在创业园、孵化园、大型楼宇内等登记注册的企业先行试点,积累经验。
牵头部门:行政审批办公室
配合部门:综合分局
责任领导:姚志俊
(三)实行中小微企业简易注销制度
落实省厅进一步完善简易注销登记便捷中小微企业市场退出的细化措施,将简易注销登记的适用范围由有限责任公司拓展至未发生债权债务或已将债权债务清偿完结的各类市场主体,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内超过98%以上的企业可适用简易注销,办理时间由86天压缩至22天。
责任部门:行政审批办公室
责任领导:姚志俊
(四)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
在巩固第一批106项“证照分离”改革成果基础上,落实省厅推进第二批523项“证照分离”改革,抓好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等81项国家事权落地见效,落实告知承诺事项,帮助更多企业实现“准入即准营”。省厅 “证照分离”分离改革清单出台前,对第一批106项改革情况进行总结,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
牵头部门:行政审批办公室
配合部门:综合分局
责任领导:姚志俊
(五)优化行政许可服务
一是要大幅压缩行政许可办理时限。将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审批时限由法定30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做到1个工作日内受理、1个工作日内发证,委托评审机构、报告审核及审批环节做到当天件当天办。二是要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后的涉企经营许可办理流程。变“双审双签”为“一审一核”制,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由四个环节简化为三个环节。三是要大力优化许可办理服务。采取“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在线答疑、网上预审”等服务,为复杂的行政审批项目提供精准帮扶;对于缺少非主要材料、或材料存在非实质性缺陷、瑕疵的,允许企业受理后补齐,或者在现场审核时补齐,极大地方便申请人;对水泥等获证企业,涉及技改升级、新办证企业实行产业政策提前预警、提前介入指导,提高企业申报效率和通过率。加强窗口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审核人员要求熟悉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流程,熟练操作e窗通系统,让群众办事过程中更有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市场主体。
牵头部门:行政审批办公室、产品质量监管科
配合部门:综合分局
责任领导:姚志俊、孙慧
(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服务
切实发挥好知识产权在营商环境塑造方面的引领作用。做好维权援助工作站组织申报建设工作。维权服务站建成后,要进一步加强管理,适时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和咨询服务工作,切实发挥维权援助工作站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知识产权融入产业经济发展,实现纵横协调、点面结合、社会共治的维权援助格局,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
牵头部门:知识产权与广告监管科
配合部门:综合分局
责任领导:林青发
(七)对企业“无事不扰”
一是要加强联合监管。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合理配置、统筹使用执法资源,推进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应联尽联”,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履行牵头部门职责,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完成联合监管任务。二是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重点加强对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制、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等改革措施的后续监管,健全完善审批与监管环节工作会商、联合核验、业务协同和信息互通的审管衔接机制,落实宽进严管,强化审管联动,优化提升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三是要加强信用监管。科学设定信用风险分类数据模型,加强风险预判,推动关口前移。努力做到对信用风险行为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加强双随机与信用风险关联,依据信用风险等级及时调整抽查范围和频次,增强监管靶向性。对信用良好企业免予现场检查,做到“无事不扰”。把企业信用信息纳入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发挥“信易贷”助推企业发展的作用。
牵头部门:信用监管科、行政审批办公室
配合部门:业务科室、综合分局、综合执法大队
责任领导:姚志俊
(八)全面清理用电不合理加价
针对当前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企业普遍关心的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现象,运用大数据手段开展精准监管,坚决制止违规加价行为,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一是要 “扫盲区、去死角”,对全市转供电主体开展拉网式排查,检查覆盖面要达到100%。二是加大处罚力度,对转供电主体不执行政府定价、强制服务并收费、安装改造工程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严罚重处,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问题,坚决制止转供电违规加价现象。三是要强化配合协作,加强与发改部门和电网公司的沟通,充分发挥相关单位的职能优势,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将电价降价红利足额传导至终端用户。
责任部门:价竞科
配合部门:综合执法大队
责任领导:何连生
(九)反对垄断反对不正当竞争更好服务企业发展
聚焦重点领域,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促进市场要素自由流动,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
一是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调查垄断案件。聚焦平台经济、医药、教育、交通等重点领域,加大查办力度,形成上下联动执法合力。二是持续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根据上级部门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交叉检查的要求,加强文件抽查、文件会审、举报处理和回应、及时发现行政垄断线索,切实履行好职责。三是切实发挥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指导政府部门加强自我审查,从源头打破行政垄断,促进市场要素自由流动,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四是大力倡导竞争文化。依据省厅制定的《经营者竞争合规指南》吉林省地方标准,组织召开重点行业行政指导会,实施重点企业反垄断辅导,依法规范企业合规经营,服务企业健康发展。不断加大政策宣传指导力度,强化竞争文化倡导,提升公平竞争共识。五是要针对重点领域开展“三打一护”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市场混淆、误导性宣传、商业贿赂违法行为,保护商业秘密,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责任部门:价竞科
配合部门:综合执法大队
责任领导:何连生
(十)施行“首违不罚”
将执法办案与服务营商环境相结合,认真学习吸收新修订《行政处罚法》的原则和精神,按照省厅印发《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四张清单”适用规则》,落实好“首违不罚”工作。一是结合法律法规及行政执法实践,将包容审慎贯穿监管执法全过程,探索“首违可不罚、无过错不罚、从轻兼减轻”执法模式,对符合法定从轻或减轻情形的,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让企业在宽松的环境下发展。二是大力开展行政指导工作。重点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轻微违规行为,实行预先提醒、主动指导、及时纠正等措施,帮助企业主动自我修正。三是建立健全行政指导工作体系。依托省厅综合执法办案平台功能建设,加强对行政指导案件的收集整理和宣传报道,主动发布行政指导典型案例,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牵头部门:法规科、执法稽查科
配合部门:业务科室、综合分局、综合执法大队
责任领导:赵生三、何连生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全局上下要结合我局2021年打造“服务型”市场监管队伍的目标任务,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履职尽责的一项重要举措,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配合意识,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工作力量、责任落实“四到位”,结合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主管领导要亲自抓,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确保各项举措有序开展、落地生根。
(二)从严从实,狠抓落实
要正确处理、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好服务企业与各项业务工作的关系,既要认真做好省州要求的规定动作,又要结合部门和监管实际,创新工作举措,探索服务企业新思路。为确保服务企业十项措施落实中不走过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局党组将不定期开展督导工作,对敷衍塞责、工作不力、效果不佳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问责。
(三)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强化协调联动,加强业务科室、综合分局、队所间横向、纵向衔接配合,确保全局工作上下一盘棋。探索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服务模式,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登记注册、行政许可、产品质量安全、商标专利、生产经营等环节打好服务“组合拳”,提供“全流程”服务,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敦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