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改革”促成华丽转身
201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统揽全局、系统谋划下,市林业局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顶层设计和组织操作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各有关部门主动配合,落实职责分工,合力推进改革,敦化市国有林场改革稳步前行,积厚成势。
市委、市政府本着对林业职工负责、对发展负责、对改革负责的精神,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属各相关部门和16个国有林场属地乡长、镇长为成员的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落实部署国有林场改革的相关事宜,协调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具体工作。召开各类会议10余场次,印发各类文件10余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各部门密切配合,准确把握改革精神,立足实际、稳妥推进,为国有林场顺利完成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稳步推进改革,加强国有林场人员管理,根据《关于上报国有林场在职职工身份信息的通知》文件精神,敦化市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两次职工身份认定,认定结果上报到吉林省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
在全面摸底调查全市国有林场资源资产、人员结构、社会保障、债权债务的基础上,敦化市在综合借鉴其它试点县市国有林场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全省国有林场改革统一部署,结合敦化市国有林场的实际情况,并征求了改革相关部门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并审核后,2017年11月21日正式印发《敦化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同步启动实施。
“一个平台”遍植栖凤梧桐
自国有林场改革以来,规范了16个国有林场机构和岗位管理,改革了人才选拔、管理模式,通过这一系列“机构、人事、绩效”改革的策略,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打造了人尽其才的工作环境,从而调动了广大林区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核心凝聚力,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根据敦化市国有林场管理的实际工作需要,成立了敦化市国有林总场,该场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级别副科级,编制数10人,隶属于市林业局直接管理。实行国有林场发展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统一核算、分级管理。根据敦化市国有林管理工作需要,2017年核定员额经费及公用经费,确保财政供给。
为妥善安置富余职工,通过四条途径解决职工安置问题,富余职工安置率达100%。一是把能从事森林资源管护的一线男职工,通过择优录取充实到管护队伍;二是利用经营性承包方式出台扶持政策,发展实体经济搞多种经营,缓解就业压力;三是鼓励和扶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实行股份制经营,带动职工再就业;四是对从事重体力劳动并无法办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职工按工资总额的70%支付生活费。截至2017年12月31日,国有林场改革范围内在职职工2326人,离退休职工1670人,全部职工“五险一金”应缴尽缴。
“一种模式”彰显林业智慧
按照国有林场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敦化市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模式,将生态公益林管护与天然商品林管护一并巡护管理,组建了一支以现有岗位职工为主,部分闲置职工竞聘上岗为辅的森林资源管护队伍。针对森林资源巡护管理难的问题,依托“互联网+啄木鸟巡护云平台”,结合云计算、移动通讯、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每名前端管护人员的智能手机上安装啄木鸟巡护APP软件,在布设16个林场二级管理后台基础上,构建了森林资源信息化巡护管理平台,实现管护人员的实时巡护位置定位、巡护轨迹查询、事件信息上报以及巡护日志管理功能。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敦化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已落下帷幕,那满枝的累累硕果,同样也是献给敦化这片土地的最好的礼物。如今,广袤的林区一棵棵笔直挺拔的柞树生机勃勃,一坡坡原生态的封山育林郁郁葱葱,一片片绿油油的红松果林惹人喜爱……到处呈现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