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敦化市政府网站

2018-12-24 14:25   来源 : 敦化时讯
打印 | 字号: |
0

改革开放40年敦化经济社会发生巨变


 四十年砥砺奋进,四十年春华秋实。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敦化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风雨同舟、阔步前行,在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春风里,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一二三产业不断融合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出大幅度增长态势,居民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敦化人民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敢闯敢试,积极探索走出去新路径,打造引进来新优势,开发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以改革促发展、建设美好敦化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实力大幅攀升

2017年,敦化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1.4亿元,是1978年的100.8倍;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7.4亿元,增长97.5倍;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7.5亿元,增长2870倍。

重大项目为引领,着力推进县域发展。敦化市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上项目就是上实力的理念,全力推动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把培育壮大税源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全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以做大税源经济为导向,引进一批税多质优项目。总投资77.9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完成土建工程的80%,是建州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敖东工业园,占地122万平方米,已建成开园,全面达产可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上缴税金8亿元以上;总投资12.57亿元的华康工业园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凯莱英工业园全面开工。以践行创建惠民为理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珲乌高速、鹤大高速已开放通车;吉珲高铁敦化段投资100亿元,于2014年通车;敦化到长白山高铁计划投资20亿元,现已全面开工建设;民用机场项目现已完成选址工作。以改善社会民生为宗旨,推进民生类项目建设。香水水利枢纽主体完工,总投资5.7亿元;暖房子改造总投资4.6亿元,共改造面积286.92万平方米;新建敦化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高达5万吨,黄泥河镇、大石头镇分别新建1座污水处理厂,现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10月竣工;垃圾处理厂总投资3亿元,现完成建筑物主体施工及部分设备安装。

工业改革不断推进,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围绕企业改革、提升产业水平、培育支柱产业为主线,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程。1978年工业企业仅有152户,总产值1.7亿元;2017年达到3496户,其中规上企业110户,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23倍和235倍,其中医药产业、食品加工业、机械加工业、林产工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7%。医药产业拥有制造及关联企业62家,2017年实现产值122亿元。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突出绿色转型,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成为经济重要增长极,由1978年产业占比25.8%跃升到40.9%2017年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到74.1亿元,增长164.3倍;民营企业达到3871户,主营业务收入556.8亿元,上缴税金12.6亿元。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目前,敦化市城镇化率达62.7%,城市建成区扩大到28平方公里,城镇化建设始终处于省内县市领先水平,是全省唯一一座集国家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绿化模范城和优秀旅游城于一身的魅力宜居城市。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围绕建设繁荣富裕、生态宜居、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区域中心城市目标,科学定位,编制了《敦化市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体系。加快推进老城区建设,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00亿元,新建改扩建道路86条,现已形成红旗、翰章、敖东、学府四条街道为主干道的四纵三横一环城市路网格局;建成13个乡镇客运站,乡村班线108条,连续6年获评省公路建设与养护先进市。建成渤海广场、滨江公园和大德广场等游园广场27个,城区绿化率46%,享有广场之城”“绿地之城美誉,市民每出行500米或15分钟即可到达一处广场;集中供热率8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二次供水实现全覆盖,获评全省首个节水型城市。着力加快新城区建设,金鼎大街全线升级,地下管廊开工建设,中京大路部分通车,城市管理更加科学精细,智慧城市启动建设,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城市管理迈上新台阶。

农村面貌大为改观。2013年以来,集中开展两轮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亿元,通村公路实现全覆盖;投资10.3亿元进行农村土地整理;倾力打造特色村落,大蒲柴河村入选中国第四批传统村落;加快乡村振兴发展,编制了《敦化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在全省率先召开了市乡村三级干部参加的专项研讨会;着力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地域优势,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小山村得到了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小山很小,名气很大的高度评价,敦化市先后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市和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试点市。

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成效初显。大石头镇和江南镇作为全市先行镇,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江南镇自20138月被列入省级示范城镇以来,先后建成了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积极推进村改区工作,集中安置村民3447人;全镇城镇化率达到42%。大石头镇自20154月被列为省级扩权试点重点城镇以来,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用好用活用足上级部门下放的51条权限,助推经济快速发展;全镇城镇化率达80%,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全省扩权试点重点城镇。

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群众生活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迅猛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400元和13500元,医疗保险、职工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保参保率达到56%,新农合参保率48%;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5%,城市低保标准增长到530/月,农村提高到4200/年,均处于省州领先水平,群众幸福感获得感逐年提升。
   
脱贫攻坚力度不断加大。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截至目前,1089户、1915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总任务的68%10个贫困村退出摘帽,占贫困村总数的42%。全面推行市级领导包乡镇、部门包村屯、干部包户、党员参与的帮扶机制,选派76名后备干部充实到基层一线;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以党建促脱贫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带头作用;探索企业+支部+贫困户”“合作社+支部+贫困户模式助力脱贫;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基本解决;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处于全州前列。
   
创业就业工作成效明显。持续抓好就业工作,建立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的长效就业服务机制;规范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形成半小时农村就业服务圈2014年以来,以区域特色产业吸纳转移就业人员近10万人;成立农民工市民化服务中心,年职业成交近7000人。成立全州首家创业园大德创客园,初创企业可享受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累计孵化创业项目99个;创新小额贷款工作机制,将房屋抵押、信誉保证保险纳入反担保范围,仅去年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6亿元;创建了8个省级返乡创业基地,带动就业15440人,先后被评为省级青年创业示范园、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电子商务双创示范基地。截至目前,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7.62万个,新增就业13万人,失业再就业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以内。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42个,专业医技人员增加到3276人,均比1978年翻了一番。建立了市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极大满足了群众基本医疗需求;行政村医务室、村医实现全覆盖,有效改善了农村卫生服务水平;推出先诊疗、后付费、财政兜底模式,解除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后顾之忧;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倡导优生优育;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成11家养老院,床位2000多张。持续开展双拥工作,连续五年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
   
科技事业长足进步,教育水平显著提升。近年来,新建改造校舍52所,新建乡村教师宿舍12栋,极大改善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通过特岗教师招聘、事业单位招聘、大学生村官转岗等方式补充教师队伍;2012年实现了义务教育初步均衡,2015年通过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国家验收。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创新推行领导干部大接访和联合接访模式,建成州内首个信访联合接待大厅。扎实推进法治敦化、平安敦化建设;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深入推进大德敦化系统工程建设;做好宗教管理工作,抵御外来宗教渗透,严防境外渗透;强化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定下发《全市四化融合”“三位一体安全监管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连续3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刑事治安发案率始终保持全省乃至全国最低水平,市公安局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
   
回首40年的改革历程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创新精神激发了改革开放,改革创新精神也成就了改革开放。目前,敦化市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改革脚步从未停歇,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跑中,敦化人将继续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努力为下一代人跑出好成绩,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版权所有:敦化市人民政府网 ICP备案序号:吉ICP备11003835号 网站标识码:2224030001

联系电话:0433-6222121吉公网安备 222403020001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