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健全工作机构。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五名市委常委任副组长、各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已形成三级工作体系,即市级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综合服务中心,乡镇街道设立返乡创业服务站及返乡创业服务窗口,配备创业辅导员,村、社区设立返乡创业服务点。为保证返乡创业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投资1.5亿元,建成全省首家县级创业孵化平台——大德创客园,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专业服务保障。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对持有《就业创业证》的返乡人员全面落实税费减免政策,累计减免税费15万元;对进入孵化园区创业的企业,实行前三年减免房屋租金、物业费、水电费等优惠政策;对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贫困家庭劳动力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将返乡创业人员纳入技能培训、职业鉴定、社保补贴等范围;对工商登记注册的网络商户从业人员,同等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灵活就业人员扶持政策。
三是提供融资扶持。扩大贷款扶持范围,将房屋抵押、信用保证保险、出租车经营权纳入反担保范围,减少审批环节,将自然人反担保由2人减少为1人。2016年创业贷款发放额1.36亿元,在全省县级排名第一,其中用于扶持返乡创业近1000万元。今年,在江南镇开展反担保试点工作,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反担保范围,全市创业贷款发放额力争突破1.5亿元。
四是优化创业平台。以“三库三平台”建设为重点,做好人才和项目储备。目前,“人才库”储备返乡创业典型人才1390名、返乡创业后备人才19007名,“项目库”涉及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制造业等15个产业,“专家库”聚集企业负责人、科研院所专家、返乡创业典型等76名行业精英。组建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协会、劳务经纪人协会等组织,为返乡创业人员打造“政策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商务联络平台”。通过积极开展“敦化籍在外人才家乡行”“春风行动”等活动,邀请37位敦化籍在外人才回乡访问考察,为300多户创业企业招聘各类人才1000余名。
五是开展创业技能培训。针对不同群体,组织劳务经纪人培训258人,农民工市民化培训600人,农家乐餐饮培训100人,草编技能培训300人。邀请吉林省万和电子商务培训学校老师,在全市16个乡镇开展免费返乡创业知识培训,与长春华泽人力资源公司合作开展硅藻泥技能定向培训;近日,依托市顺城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力量在全市16个乡镇举办“带传培训工程”,培训近700名残疾人掌握种植养殖技能,不断提升各群体的创业所需。
六是提升创业基地建设。目前,已建立3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园、7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50个市级返乡创业基地和省内第一个乡镇农村电商创业园。
七是强化舆论宣传,培树创业带头人,带动返乡创业。依托边陲党旗红微信平台,设立“返乡创业之窗”板块,建立“老乡圈”“骨干圈”“同学圈”;与“智联招聘”等知名人才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对在外务工青年(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创业小老板、复转军人等重点人群进行定向宣传引导;在《敦化时讯》开辟返乡创业专栏,宣传创业典型人物,掀起返乡创业带动就业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