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敦化市政府网站

2021-04-20 15:46   来源 : 敦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打印 | 字号: |
0

敦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敦化市城市养犬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 知


  

 

  

 

敦政发〔202132

 

敦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敦化市城市养犬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   

 

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相关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敦化市城市养犬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敦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420日     

 

敦化市城市养犬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和改进我市城市养犬管理工作,规范城市养犬行为不断提升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促进广大市民文明素质养成切实保障市民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依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养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具体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宣传教育、文明劝导、加强管理等多项手段,不断提升市民文明养犬意识,依法规范市民养犬行为逐步提高我市犬只免疫率、登记率,有效遏制各类不文明养犬行为促使养犬人依法、科学、文明养犬。各部门认真落实管理职责,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序的养犬管理长效机制,将文明养犬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有效提升城市公共文明素养,切实保障广大市民人身安全

二、工作职责

(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1.负责牵头实施、组织、协调全市养犬管理工作的开展,推进《条例》的贯彻落实,组织开展养犬管理专项整治行动,督导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2.负责建立智慧化养犬管理平台,办理养犬登记、发放养犬登记证和犬只识别牌,办理犬只年度注签,建立、管理、维护犬只登记系统等工作;

3.负责制止和处罚违反《条例》规定的养犬行为;

4.负责配合公安机关处理犬只扰民、伤人案件;

5.负责捕捉应当没收的犬只及流浪犬、无主犬等,并送至犬只留检场所;

6.负责建立犬只留检场所以及制定犬只领养制度;

7.负责受理投诉举报,设立举报电话或信箱并向社会公开;

8.设置便民养犬登记点,建立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设立养犬登记咨询电话并向社会公布。对免疫接种场所和街道社区的便民养犬登记点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

(二)市公安局

1.负责查处纵犬伤人、犬吠扰民等违法行为;

2.负责配合城市管理部门捕捉烈性犬和大型犬,并送至犬只留检场所;

3.负责查处养犬管理工作中各类阻碍执行公务的行为。

(三)市农业农村局

1.负责兽用狂犬疫苗免疫接种的监督管理;

2.负责宣传犬只免疫接种常识;

3.负责对犬只进行预防接种、免疫登记发放犬只免疫证明延边州禁养犬种目录和《大型犬只禁养标准》的要求,督促犬只定点免疫接种场所做好宣传工作,并提供本地区犬只疫苗注射数量;督促免疫场所在免疫过程中按禁养标准,鉴别犬只尺寸,对属禁养尺寸的犬只,在免疫证明中予以明确或标注;

4.配合城管执法局做好犬只留检场所动物防疫无害化处理等相关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5.督促市区内所有各宠物医院和犬只定点免疫接种场所,设置便民养犬登记点,悬挂标牌,协助有需要的市民办理养犬线上申请。

(四)市卫生健康局

1.负责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供应、运输、保存、接种;

2.负责狂犬病等疾病预防宣传教育;

3.负责狂犬病患者的诊治以及狂犬病疫情的预防监控管理等工作。

(五)市场监督管理局

负责对涉及犬只饲养、销售、诊疗、服务从事犬类经营活动的个体、企业进行注册登记,对无照经营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六)宣传部

负责协调各新闻媒体开展养犬管理的各项宣传工作。

)市发展和改革局

负责制定犬只在留检场所期间产生的饲养、诊疗等所需费用的收费标准;制定养犬登记证和犬只识别牌的收费标准

)市财政局

负责养犬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

(九)市房产局、各街道办事处

分别负责有物业小区和无物业小区居民养犬的宣传教育、文明引导、纠偏劝导工作,组织社区志愿者对违规遛犬、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劝导,形成全面覆盖、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街道社区设置便民养犬登记点,协助有需要的居民办理养犬线上申请。各社区在便民养犬登记点悬挂标牌,以社区为单位设置养犬管理工作联络人报城管执法局,便于日常工作开展。

一、实施步骤

(一)宣传筹备阶段

1.加大媒体宣传。通过全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养犬管理条例》,强化舆论引导大力倡导依法、科学、文明养犬理念,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文明养犬的重要性,赢得养犬人、爱犬人士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教育引导市民转变观念,自觉规范行为,从源头上遏制不文明养犬行为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

2.深化社区宣传。各街道和社区基层组织结合自身实际,以小区、楼院为重点,持续组织开展灵活多样、内容丰富、题材新颖的宣传教育活动贴近群众实际生活通过宣传法律法规,发放宣传手册、文明养犬倡议书多种形式,积极推进社区居民文明行为养成,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3.建立健全犬只登记系统,完善登记流程。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

4.建立犬只留检场所并配备必要设施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

5.公布动物诊疗场所和犬只定点免疫疫苗接种场所名称和所在位置。(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6.公布犬只在留检场所期间产生的饲养、诊疗等所需费用的收费标准;制定养犬登记证和犬只识别牌的收费标准。(责任单位:市发改局)

7.配备关车辆、器械、装备,承担烈性犬、大型犬、流浪无证犬、无主犬捕捉和狂犬捕杀工作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

(二)办理登记阶段

基本管理条件具备后,启用犬登记系统微信小程序,受理养犬登记申请。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不予登记并书面告知或者网络提示养犬人不予登记原因及补办事项;符合养犬登记条件的,予以登记,并发放养犬登记证和犬只识别城管执法局要及时将各项信息准确完整录入养犬管理信息系统并及时更新犬只变更信息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

(三)规范治理阶段

1.规范居民养犬行为。各街道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养犬规范治理工作,对违法养犬、犬吠扰民、随地便溺等不文明行为本着教育为主的原则,通过提醒、告知、限期整改等措施进行规范整治。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2.规范公共场所遛狗行为。在交通主干道、广场、绿地、公园等养犬管理问题突出重点公共区域开展巡查工作严厉查处养犬人不按规定牵绳遛犬、不按规定携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公共场所和限定区域等不文明养犬行为开展抓捕、收容非法饲养的违规犬只工作。(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

3.完善犬只留检场所管理制度以及犬只领养制度。做好犬只出入登记制度和犬只档案经免疫合格且具备领养条件的犬只,允许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养犬人领养(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

4.组织开展留检场所内犬只的免疫;对受伤和生病的犬只进行救治;无害化处理死亡犬只尸体;鼓励依法设立的民间动物保护组织等社会团体开展犬只的收容救助工作。(责任单位城管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

5.加强行业管理。城管执法、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职能部门按照《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养犬管理条例》规定,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责,查处非法经营犬只行为和取缔非法犬只饲养场所维护涉犬主体的正常经营秩序,进一步的规范涉犬单位的经营行为切实加大养犬管理工作力度。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局、市卫健局)

6.加强联动执法。公安、执法、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要认真对照各自工作职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定期、不定期开展联执法,加强现场执法检查及工作督查,切实强化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局、市卫健局)

7.强化新闻媒体曝光。对违规养犬、不文明养犬的单位和个人在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养犬的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

(四)长效保持阶段

在持续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强化规范纠正的基础上,按照《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养犬管理条例的明确规定,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养犬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养犬管理工作常态化,使养犬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实现依法、科学、有序、长效管理。

一、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增强主体责任意识,突出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实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关注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养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养犬管理工作作为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民生工程抓紧抓好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相关部门设置一名养犬管理工作联络员报城管执法局,便于日常工作协调沟通。

(二)落实责任,规范管理

养犬管理工作要坚持依法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原则,加大登记、处罚力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既要持续开展文明养犬的宣传教育引导,按职责分工有序开展各项工作,要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养犬管理工作依法规范有序开展,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讲究方法,文明执法

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抓住登记签注和严格执法两条主线,以全面登记签注推动严格执法,以严格执法促进登记签注,将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推进,确保违规养犬行为得到有效治理。在执法和管理过程中,既要严格执行《条例》规定,也要坚持人性化管理,讲究工作策略和方法,做到规范文明执法,力求做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完善机制,务求长效

各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要加大日常巡查及过程跟进力度,紧密结合实际,及时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保持工作的持续性和常态化,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整治成果,严防反弹。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提高我养犬管理工作水平。

 

 

 

 敦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420发 

版权所有:敦化市人民政府网 ICP备案序号:吉ICP备11003835号 网站标识码:2224030001

联系电话:0433-6222121吉公网安备 22240302000152号